来源:【专业男科·成都曙光】2019-12-25 09:54:21
经常有患者忧心忡忡地前来咨询:“医生,去做检查,医生告诉我骨密度下降,这会得骨质疏松吗?”骨密度下降是骨质疏松的早期表现。但是骨密度下降一定会得骨质疏松吗?结果是不一定。但是可能性比较大。
从正常骨质变成骨质疏松,一定是要经过骨量减少的,那么出现了骨量减少,必然说明这个人骨质出现了问题,有可能是摄入不够,有可能是摄入后转化为骨质沉降出现了问题,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因为骨质钙质丢失而导致的。
骨质疏松症主要表现为腰背四肢骨骼疼痛、全身乏力、易骨折,这是骨密度下降、骨脆性增加导致的,当骨密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诊断为骨质疏松。
查骨密度时,会用一个叫DXA双能的仪器对脊柱和髋部的骨骼进行测量,测量后会得到一个数值——T值,根据T值的范围将骨量划分为骨量正常、骨量减少以及骨质疏松三种。T值大于-1.0属于骨量正常;在-1.0~-2.5之间属于骨量减少;≤-2.5才是骨质疏松。所以,检查发现骨密度低,不一定是骨质疏松。
提醒您:骨密度下降容易患上骨质疏松,但并不一定会得骨质疏松。在诊断骨质疏松症时,不仅要查骨密度,还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情况综合考虑,以鉴别骨质疏松症、各种代谢性骨病及其他可出现骨密度降低的疾病。对于存在多发骨折、骨畸形、消瘦、肝肾功能血钙血磷异常等情况的患者,应尽早至骨科就诊以明确诊断。
预防骨密度下降要做到以下几点:
1、调整饮食:营养和骨质的疏密关系密切,不良的饮食习惯对健康的危害大,预防骨密度下降要合理膳食营养,在日常生活中,多吃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可以多吃奶类、豆类、坚果类的食物,饮食中要少吃盐,因为盐会影响钙的吸收。
2、积极补钙:生理、病理等原因使骨组织中的钙含量丢失,造成骨再建失衡、骨空隙增加。例如上了年纪的人的钙质容易流失,因此在老年时期要进行补钙,平时要多喝牛奶。
3、多晒太阳:平时多晒太阳,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使人体皮肤产生活性维生素D,可促进钙在肠道中吸收,提高钙的吸收率、减少骨量丢失。因此,多晒太阳能够改善骨密度低。
4、多参加体育运动:通过增加体育锻炼,多活动骨关节,做肌肉抻拉练习,能够改善骨骼肌的营养状况,提高骨密度。运动时可以选择在户外运动,这样还能配合紫外日照的作用。
5、戒烟禁酒:吸烟会影响骨峰的形成,过量饮酒不利于骨骼的新陈代谢。
6、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压力过重会导致酸性物质的沉积,影响代谢的正常进行,生活和工作压力大的时候要采取措施减压。
骨质疏松对人的影响并不只是变矮,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比如引发腰酸、背痛、驼背、变矮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骨折。建议尽早防治,远离危害。
本文地址:gk.jianke114.com/gk_news/18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