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专业男科·成都曙光】2019-11-14 18:41:01
立秋过后,天气会逐渐由热转凉,人体阴阳代谢会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也是骨病高发期!季节交替时,气象条件变化会对人的生理产生影响。医生表示:立秋后已经有寒气产生,如果骨病患者之前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治,容易因受凉导致旧病复发,特别容易发生颈椎、腰椎疼痛,还可能出现肩关节周围疼痛、发炎,老年人还容易引起老年性骨关节炎复发。同时,随着秋意渐浓,天气变化加大,一遇阴雨潮湿,还将有更多的骨关节疾病出现。
立秋以后,要如何预防骨病?
一、做好保暖
大多数的骨病通常是由内外两类因素导致的,外因就是气候的变化。入秋后天气逐渐转凉,受凉是导致骨伤复发的外因。因此,秋后保暖是预防骨病的关键,尤其是老年人与爱美女士,更要做好保暖措施。每天休息前用热水烫脚,可改善四肢的血液循环,提高自身免疫力。
二、少开空调
立秋后,天气会逐渐转凉,若此时仍然将空调的温度调得很低或直接对着电扇吹风,关节很容易受凉。温馨提示:人们应根据气温变化,逐渐减少空调的使用时间和频率。
三、多做运动
入秋后,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如保健体操、练气功、太极拳、做广播体操、散步等,这对预防骨病大有好处。运动后冲一个热水澡,可以快速消除身体疲劳,恢复旺盛的精力。不要用冷水洗澡,以免着凉,诱发骨病。运动后,如果出现肌肉酸痛、关节不适等现象,可以适当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四、调整作息
立秋后,人们应注意休息,避免疲劳过度。同时 睡眠充足,改掉夏季晚睡的习惯,争取晚上10点前入睡,以比夏天增加1小时的睡眠为好。另外,适当午睡也有利于预防骨病。
中医治骨病备受信赖,辩证施治效果好
骨病的患病率逐渐上升。它包括颈腰椎病、风湿骨病、骨关节炎、中医痹症等。西医治疗目前主要以非甾体抗炎药、免疫抑制剂及激素等,长期使用此等药物的毒副作用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弊端,更为患者所担忧。然而,中医中药以其多样的治疗手段和满意的治疗效果以及无毒副作用的特点,日益显示出它治疗骨科疾病的独特优势,而且越来越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和推崇。
中医所实施的因人而异,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既能使这些慢性病逐渐控制,好转、缓解,也避免了长期服用中药的安全有效性,可长期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讲,经络畅通,健康无病,若阻滞不畅,轻则不适,重则疾病。
如今中医辨证施治是临床治疗骨病效率较高的方法,主要打通经脉,消肿止痛,缓解压力,扩张血管,增加病灶部位的血液循环。通过中医辨证施治,标本兼治,以“埋、拨、熏、针、灸、敷、服、贴”等多种手法对身体进行综合的调理,能加强疗效也大大缩短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