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郑州国政中医骨科医院】2019-07-16 10:14:53
经常有不少中老年人进行咨询:医生,我一直在补钙,每天都吃钙片,怎么还会骨质疏松呢?不是说补钙就能预防骨质疏松吗?可见大家对补钙的关注,对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钙、缺钙、骨量减少、骨质疏松与骨痛等系列知识普及的重要性。
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困扰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而且呈现出全民化、低龄化趋势。但是很多骨质疏松患者存在一个误区:补钙就能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
一般人从35岁以后开始,身体的各个器官就会开始出现一系列退化,骨骼也不例外。人体骨骼矿物含量在35岁左右会达到峰值,之后会不断流失,造成骨密度降低,形成“骨松”的症状。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女性在65岁,男性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
而继发性骨质疏松是由于其他疾病或y物等原因所致的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
骨质疏松症不仅仅是缺钙,以下因素都会导致骨质疏松:
1、内分泌因素:女性病人由于雌激素缺乏造成骨质疏松,男性则为性功能减退所致睾酮水平下降引起的。
2、遗传因素: 骨质疏松症以白人尤其是北欧人种多见,其次为亚洲人,而黑人少见。
3、营养因素: 低钙饮食者易发生骨质疏松,维生素D的缺乏导致骨基质的矿化受损,可出现骨质软化症,长期蛋白质缺乏造成骨机制蛋白合成不足,导致新骨生成落后,如同时有钙缺乏,骨质疏松则加快出现。
4、废用因素: 活动减少,使肌肉强度减弱,机械刺激少,骨量减少。
5、y物因素: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癫痫y物、芳香化酶抑制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抗病毒y物、噻唑烷二酮类y物、质子泵抑制剂和过量甲状腺激素等。
6、疾病因素:包括性腺功能减退症等多种内分泌系统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胃肠道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疾病、慢性肾脏及心肺疾病等。
7、其他因素:不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体力活动少、吸烟、过量饮酒、过多饮用含***的饮料、营养失衡、高钠饮食、体质量过低等。
除了补钙,中年以后应每年检查一次骨密度,以了解自己的骨峰值,防患于未然。同时注意以下事项,防治骨质疏松症:
1、加强锻炼,人在运动中会不停地刺激骨组织,改善骨骼血液循环,骨组织就不容易丢失钙质。有研究发现,经常运动的老人,他们的平衡能力好,体内骨密度高;并且他们不容易跌跤,这就有可能有效地预防骨折的发生。
2、多晒太阳,可以增强维生素D的合成与吸收,而有助于钙在体内的吸收与利用。
3、饮食方面,注意营养丰富,多补充富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虾皮等。
4、忌咖啡、可乐等。不要吸烟、酗酒等。
5、老年人应慎用y物,如利尿剂、四环素、异烟肼、抗癌y、强的松等均可影响骨质的代谢。
6、注意aq,防止各种意外伤害,尤其是跌倒,容易造成手腕、股骨等处的骨折。
提醒您:骨质疏松症不可小觑。由于没有明显的早期症状,不少女性在出现疼痛甚至骨折后才发现自己患了骨质疏松症。更有不少女性把骨质疏松症状误以为是更年期的正常表现,从而耽误了好的治疗时机。建议您一旦出现以下症状,到医院检查一下:一是疼痛,特别是腰背部疼痛;二是身体变矮、驼背了;三是特别容易发生骨折;四是在45岁或以前已停经、四肢骨痛、手脚麻木、肌肉抽筋等。
本文地址:zyguhuais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