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郑州国政中医骨科医院】2019-10-17 08:53:07
骨质疏松症是全身骨骼成分减少的一种现象,就是破骨细胞把骨头吃掉了,主要表现为骨组织内单位体积中骨量减少,由于骨质疏松症病程缓慢而常被忽略,直到发生骨折,被称为寂静的***。很多中老年人咨询:医生,中老年人腰背痛是骨质疏松了吗?
骨质疏松信号:
看牙齿:原来没有牙病,但牙齿也开始松动了。
看指甲:指甲变软、变脆。
看后背:慢慢出现驼背和身高缩短。
看走路:平衡能力下降,走路不稳,容易摔倒。
总之老年人驼背,易骨折,身高变矮,腰背部疼痛,四肢关节痛,足跟部疼痛以及肢体出现刺痛、麻木感,小心这些骨质疏松初期的表现。
提醒您:远离骨质疏松症误区
误区一:骨质疏松就是缺钙,多补钙就行。
钙是骨质疏松的膳食补充剂,但是如果单纯补充钙并不能收到良好效果。这是因为骨质疏松的发生是钙由于的吸收、钙的沉积、骨重建等很多环节存在问题,除了骨骼,还涉及到激素等多种物质。看来,症状是由不同病因所致,仅仅单纯补钙是起不到预防作用的。
误区二、补钙就是吃钙片。
其实不是这样的。补钙尽可能应该通过饮食来解决,除了吃钙片,我们应该提高钙的饮食摄入:比如骨头汤、奶制品、虾皮、鸡蛋等营养物质,尽量通过“吃”来补充。
误区三、靠自我感觉发现骨质疏松症
多数骨质疏松症病人在初期都不出现异常感觉或感觉不明显。发现骨质疏松症不能靠自我感觉,不要等到发觉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时再去诊治。高危人群无论有无症状,应当定期去具备双能X线吸收仪的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有助于了解您的骨密度变化。
误区四、骨质疏松症是小病,治疗无须小题大做。
骨质疏松症平时不只是腰酸腿痛而已,一旦发生脆性骨折,尤其老年患者的髋部骨折,导致长期卧床,死亡率甚高。
误区五、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宜静不宜动。
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强度需要不断地运动刺激,缺乏运动就会造成骨量丢失。体育锻炼对于防止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另外,如果不注意锻炼身体,出现骨质疏松,肌力也会减退,对骨骼的刺激进一步减少。这样,不仅会加快骨质疏松的发展,还会影响关节的灵活性,容易跌倒,造成骨折。
提醒:中老年朋友生活中自觉慢性腰背疼痛,身材变矮、驼背,轻微的运动就造成了骨折时,就要高度警惕是不是患了骨质疏松症了。此外,女性绝经,双侧卵巢切除,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长期卧床的朋友更处于高危人群之中。如果存在上述情况,应立即就诊,同时也建议没有症状的中老年朋友重每年体检1~2次,行X片检查或骨密度(BMD)测定即可明确诊断,更重要的是明确病因,尽量规避促进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
本文地址:zyguhuaisi.com